收录:共 11 条关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方法 | 每页显示20 条 | 共1 页 | 1
|
知识库:什么是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
|
疾病概述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是现代医学的病名,是指由于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常表现为月经周期失去正常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不规则阴道流血等。机体内外任何因素影响了丘脑下─垂体─卵巢轴任何部位的调节功能,均可导致月经失调。 本病分为无排卵型功血和有排卵型功血两种,前者是排卵功能发生障碍,好发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系黄体功能失调,多见于育龄期妇女。主要症状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出血时间延长、淋漓不净等。 无排卵性功血原因是促性腺激素或卵巢激素在释出或调节方面的暂时性变化,机体内部和外界许多因素诸如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忧伤、环境和气候骤变以及全身性疾病,均可通过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系统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调节,营养不良、贫血及代谢紊乱也可影响激素的合成、转运和对靶器官的效应而导致月经失调。 排卵性月经失调常由黄体功能不足引起。月经周期中有卵泡发育及排卵,但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黄体过早衰退,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 【疗效判定标准】 1.痊愈:经量、经期、周期恢复正常,青春期、育龄期有连续2次排卵,黄体期12~14天,停药后仍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者;更年期患者经期、经量维持3次以上正常者,或稀发至闭经、子宫切除或其它治疗后,症状消失者。 2.有效:经量减少1/3~1/2,经期10天以内,有1~2个月经周期正常。育龄期排卵1次,黄体不足者有改善;无排卵者,出现黄体期变化;更年期经期缩短,经量有所减少。 3.无效:经量、经期、周期均无好转。 |
|
找专家咨询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方法,请点击: 伊问医答咨询 |